0 item(s) - US$0.00
  •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Published for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UHK and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king University


English, Chinese , 2022/06

260 x 184 mm , 208pp ISBN / ISSN : 2218-8967

  • US$32.00


In Stock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與北京大學合編《中國文學學報》創刊於2010年12月,每年出版一期。本學報雖為兩校中文系合編,卻是面向國內外學界的公共舞臺。本學報刊載除傳統的中國古代 / 現代文學及文論外,比較文學、文化研究以及思想史、學術史、教育史、文化史、藝術史等論文,凡牽涉「中國文學」者,均在本學報徵集之列。

編輯委員會
Editorial Board

主席

陳平原 Chen Pingyuan

張 健 Zhang Jian


校外委員(按姓氏筆畫序)

王德威 Wang David D. W. 艾朗諾 Egan C. Ronald 平田昌司 Hirata Shoji

田曉菲 Tian Xiaofei 李惠儀 Li Wai Yee 陳國球 Chan Leonard K. K.

商 偉 Shang Wei 張宏生 Zhang Hongsheng 張隆溪 Zhang Longxi

蔡宗齊 Cai Zongqi 鄭毓瑜 Cheng Yu Yu 藤井省三 Fujii Shozo


兩校委員(按姓氏筆畫序)

王 風 Wang Feng 危令敦 Ngai Ling Tun 何杏楓 Hoyan Carole H.F.

吳曉東 Wu Xiaodong 華 瑋 Hua Wei 傅 剛 Fu Gang

賀桂梅 He Guimei 廖可斌 Liao Kebin 樊善標 Fan Sin Piu

錢志熙 Qian Zhixi 鄺可怡 Kwong Connie H.Y. 嚴志雄 Yim Lawrence C.H.

第十二期‧二零二二年六月
第十一期‧二零二一年六月
第十期‧二零一九年十二月
第九期‧二零一八年十二月
第八期‧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第七期‧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第六期‧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散曲、戲曲「流派說」之溯源、建構與檢討

曾永義

山人考—東亞近世知識分子的另一形態

金文京

吳梅村〈琵琶行〉中之「南」與懺悔

嚴志雄

韓愈〈此日足可惜〉、〈元和聖德詩〉的古韻問題

蕭振豪

元明時代的劉家琴

姚錫安

Saoye shanfang of Suzhou and Shanghai: An Evolution in Five Stages

Ellen Widmer

現代漢詩中的自然景觀:書寫模式初探

梁實秋、聞一多與比亞茲萊—側論一九二零年代留美學生之文學藝術觀

論田漢對日本大正時期女性戀愛事件和解放理論的引介、接受和創作轉化

盧敏芝

女性離散者的自我論述:論張愛玲後期作品中的離散意識

梁慕靈

「民族形式」的風格化書寫:周立波與《山鄉巨變》

賀桂梅

汪曾祺小說中的兩個民間世界

方星霞

被「誤讀」的經典:《宋元戲曲考/ 史》的形成與接受—兼論王國維治學路向的內在統一性

季劍青

文學與佛學的融合:呂碧城晚年生平思想考論—以香港時期為中心

黃小蓉

革命時代「學者」與「文人」的歧途—對顧頡剛與魯迅衝突的另一種探討

林分份

錢鍾書西學視野中的古希臘羅馬經典

第五期‧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對語的生成與規則:以《對類》為中心

張健

歷史、記憶與國族認同──《嶺南摭怪列傳》之歷史敘述

周建渝

《臨川夢》、湯顯祖與《牡丹亭》──兼談文人傳記劇的評價問題

華瑋

清初文人陸次雲的女性傳記書寫──以〈圓圓傳〉、〈海烈婦傳〉為例

胡曉真

興民與小說定位:許壽裳遺稿〈中國小說史〉初探

黃英哲

 

一八七〇年代的亞際文化融匯:

由《朝野新聞》所載詩文論王韜與中日菁英社群

呂文翠

「轉譯」中的法國左翼文藝──論戴望舒譯伊凡諾夫《鐵甲車》

鄺可怡

張愛玲、布萊希特、魯迅論中國戲曲

陳丹丹

 

《眉語》女作家高劍華小說的自我呈現

黃錦珠

論茅盾早期小說中的婦女解放論述與革命意識(1927-1930)

李凱琳

陳映真與香港文藝刊物(1960-1970年代)

葉嘉詠

近年本土運動之中與之前的香港郊野遊記──從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回溯一九七〇、八〇年代

樊善標

幻滅與劫毀的尋夢之旅──新時期以來長篇小說中的「桃花源記」

莊宜文

第四期‧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根」的政治,「勢」的詩學──華語論述與中國文學

王德威

海上法蘭西──從王韜的法國史志談晚清「海上知識社群」的思想特徵與文化實踐

呂文翠

清末「文法」的空間──從《馬氏文通》到《漢文典》

陸胤

「演義」傳統與清末民初短篇小說翻譯──以吳檮、劉半農、周瘦鵑為例

張麗華

「青年」與1928年的革命文學運動

姚玳玫

歷史的風土──瞿兑之與一九四〇年代掌故學的勃興

袁一丹

論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和《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對作者倫理責任的叩問

鄒文律

從空間運用的角度例證謝脁詩的成就

朱曉海

《世說新語》中的門閥士族門第觀念

甯稼雨

讖緯與北朝文學

呂宗力

江湖與廟堂之間:晚宋詩歌的邊緣化與詩人的游士化

張建

紅香圃

陳勝長

論《韓文起》對《古文析義》篇章總評之修訂

陳煒舜

第三期‧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中國三十年代現代派小說的都市風景修辭

鄺可怡

《西線無戰事》與三十年代的「非戰小說」

吳曉東

戰鬥文藝與聲音政治──《大公報‧戰線》與五〇年代台灣的「朗誦詩」

梅家玲

1940 、50年代之交香港《星島日報》「學生園地」版的青年文化教養

樊善標

少年永鬼月漫遊──李永平《大河盡頭》的閱讀筆記

危令敦

女性、歷史與戲曲:清傳奇中王翠翹故事對史傳與小說的改寫及其意涵

華瑋

乳與香:《女世說》初探

錢南秀

女性主體的掩映:《眉語》女作家小說的情愛書寫

黃錦珠

贈序的流美與妙用──朝鮮女子金三宜堂贈序七篇書後

曹虹

齊梁饗宴文學論

王力堅

富而教之,太古可復:王通教化思想芻論

張沛

子弟書作者考

黃仕忠

丘逢甲的壹灣情結與廣東認同

左鵬軍

民間傳說改建的人群關係及其歷史對應

陳泳超

第二期‧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紫羅蘭」的魅影──周瘦鵑的自我再現與都市鏡像

陳建華

「老實說了吧」前後:1920年代文壇上的「導師」與「青年」之爭

姜濤

馮至的現代精神嬗變及其內在問題

張輝

千年華胥之夢──董啓章 ,孟元老 ,「夢華體」敍事

王德威

「帝國夢」與「市井情」:《清明上河圖》中的中國故事

李楊

徘徊在口語與書面語之間──當代中國的工作報告、專題演講以及典禮致辭

陳平原

論楊惲

汪春泓

唐人論孟詩詮論

錢志熙

The Image of Kaifeng in the Ballad Stories of the Period 1250-1450

Wilt L. Idema

回望中原夕靄時──失陷汴洛後的「雅音」想像

平田昌司

琴意誰可聽?──歐陽修之琴與北宋士風

沈冬

琴曲〈秋鴻〉作者考辨並及南宋浙派古琴源流

王風

華夏忠臣遭遇邊域倮蟲──《野叟曝言》與《蟫史》中的西南書寫

胡曉真

從章學誠到錢穆:歷史學家的「文學」教育與「文學史」觀──兼論當前文學教育與文學研究的缺失與出路

李鵬飛

舞照跳──香港電影與文學中的舞廳文化與城市想像

黃念欣

知識的搖籃:香港「兒童週刊讀者會」(1947-1949)

霍玉英

以影犯禁:冷戰 ,瘟疫 ,諜戰

吳國坤

落在香港、吉隆玻和紐約的雨:楊際光的離散現代性

莊華興

張愛玲《色 ,戒》電影改編在香港的接受情況

何杏楓

創刊號‧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發刊辭

項橐考──孔子的傳說

金文京

宴飲與回憶:重新思考建安

田曉菲

儲光羲與《河岳英靈集》

戴偉華

物像向意象轉化的美學原則

周建渝

桃花源的長官

宇文所安

從胡銓〈經筵玉音問答〉看宋代宮廷唱詞活動

張嗚

王昭君和親主題之異化與深化——以《全宋詩》為例

張高評

「實踐的過去」──論清初劇作中之末世書寫與精神轉化

王璦玲

演史與詠史中的自我──論蔣士銓的三部婁妃劇

華瑋

經典闡釋中的文體、性別與時代──晚明與晚清的《女誡》白話注解

夏曉虹

文學觀念與文學批評史:上世紀三十年代關於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的評論

張建

文學如何成為知識?──文學批評、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

陳國球

「文學」如何「教育」──關於「文學課堂」的追懷、重構與闡釋

陳平原

中國詩學的特點與民族詩學的建立

袁行霈

關於中國古代文論發展的歷史分期和理論體系

張少康

走向邊緣的「通變」:楊慎的文學思想初探

孫康宜

十八世紀袁枚與韓日詩學的交流

吳宏一

從戲曲的美感與結構觀照中國古典戲曲的特色

田仲一成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