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列文森文集 (一套五本) + 贈品:列文森帆布袋

約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舒扶瀾(Franz Schurmann) 著 劉文楠、盛韻 等譯


Chinese , 2024/04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Tags: History

229 x 152 mm , 儒:672、梁:344、列:356、詮:280、革:168pp ISBN / ISSN : 978-988-237-292-4

  • US$169.00


In Stock

現凡購買一套五本列文森文集,即享八折優惠以及

附贈列文森帆布袋乙個(尺寸:33x37x9cm,質料:帆布;詳請見最後一幅參考圖)

傳奇歷史學家列文森經典名作,全新完整譯本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列文森之子托馬斯.列文森(Thomas Levenson) 作序

葉文心、歐立德(Mark C. Elliott)、董玥、黃樂嫣(Gloria Davies)、齊慕實(Timothy Cheek)、白傑明(Geremie R. Barmé) 聯合撰寫長篇導讀


1.《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書寫歷史的行動本身即是一種歷史行動。」

約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才華橫溢的美國歷史學家,以對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奠基性研究享譽於世,被稱為「莫扎特式的史學家」。他以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著作提出的諸多論題,如天下與國家、傳統與現代性、科學與儒學、經典主義與歷史主義等,半個多世紀以來持續為中國研究學界提供綜合性的思考框架與對話坐標。

《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三部曲》是列文森的代表作,聚焦現代性衝擊之下的近代中國那「渾然一體又岌岌可危的智識世界」。全書分三卷,先後出版於1958至1965年。第一卷《思想延續性問題》和第二卷《君主制衰亡問題》分別從思想和制度的角度探討儒家中國的消亡和傳統的斷裂;第三卷《歷史意義問題》則分析儒家的「遊魂」如何在新的意義上為經歷了現代革命的中國提供延續性。


2.  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

「梁啟超的思想是他的牢籠。」

他的自相矛盾,他的一變再變,

是要為怎樣的一個問題提供答案?

當找到這個問題,就找到了思想史的關鍵。

《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是美國歷史學家約瑟夫.列文森的第一部專著,從「變形記」、「美麗新世界」、「追憶似水年華」三階段追索中國近代知識人梁啟超的思想嬗變,探求他身處歷史和價值撕裂的煎熬之中,如何從傳統突圍、擁抱進步主義和現代西方,卻又在生命的最後十年主動走向不合時宜,「一夫當關把守舊中國的疆土」。作者的視野並不限於思想者個體,而是以歷史與個人的交互作用貫穿全書,通過梁氏思想中種種「必然的前後矛盾」和「理性上的不完美」,不斷反觀歷史,揭示近代中國思想史鮮麗複雜的面貌及其變化的本質。

「梁啟超經歷了漫長的回家之路,他在半途碰見了年輕的一代。

他幾乎徹底心碎後才到達了反傳統文化之境,而年輕人從他手中接過的是一種自然狀態、一份免費禮物、一個出發點。對他而言只是冰山一角的想法(水面之下深埋著他對傳統文化的赤忱),對年輕人來說是基石。他們追隨了他一段時間,並沒有說要永遠追隨他。

這就是為何《新青年》的『新青年』們看似在說跟梁啟超一樣的話,卻很少跟他一起說。因為二者的語言並非真正相同,『一樣的』思想並不一樣。

當一戰改變了這些思想進行的環境,梁氏的思想從根源上決定了他的不合時宜。」


3.  列文森

列文森著作備受爭議,為何被視為「天才般的成就」與「史學藝術的巔峰」?

「像莫扎特一樣,他用精湛的技藝創造出了 比技藝精湛更有意義的東西。」

收入列文森遺稿〈猶太身分的選擇〉

約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才華橫溢的美國歷史學家,以對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奠基性研究享譽於世,被稱為「莫扎特式的史學家」。他以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著作提出的諸多論題,如天下與國家、傳統與現代性、科學與儒學、經典主義與歷史主義等,半個多世紀以來持續為中國研究學界提供綜合性的思考框架與對話坐標。1987 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創設「列文森圖書獎」,以紀念他的學術貢獻。

本書由一組集中討論列文森著述的文章組成,出自費正清、范力沛、史華慈、史景遷、魏斐德、高居翰等北美中國研究界的重要學者之手。他們分別回憶列文森的學術和生平,探討其觀點與貢獻,並從學術批評的角度展開深入對話。這些文章一方面為閱讀和理解列文森指出了不同角度的門徑;另一方面也印證和展示了列文森的學說如何持續參與歷史與現實的對話,為中國研究的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和動力。 書末收入列文森本人的一篇未刊文稿〈猶太身份的選擇〉,被視為深入理解其思想脈絡的重要文獻。


4. 詮釋中國史

加州伯克利中國通史講義殘稿,首次中譯

並非歷史信息與細節的疊加

「我們試圖讓歷史學習

成為深化思想複雜性的過程」

1960年代,約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與舒扶瀾(Franz Schurmann, 1926–2010)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設中國歷史課程,其講義中關於「早期中國」的部分在列文森身後出版,即本書《詮釋中國史:從源起到漢亡》。

與一般中國通史不同,本書在敘述史實之外,逐章引入對思想史中關鍵概念和框架的辨析,進而對歷史書寫和研究作出深刻的反思。在列文森看來,中國歷史不僅是某種基於朝代更迭、簡單遞進的連續過程,而是「極度的多樣性,一次又一次地將中國重構成統一的整體」。


5. 革命與世界主義

打字機上的遺作,史家列文森未竟的關懷

中國歷史的特殊性如何與普遍的世界史相調和?

 什麼是列文森追尋的「新形式的世界主義」?

 「人的本性不是普遍的,但他的歷史是。」

附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長序,

詳述《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之後的新「三部曲」

在完成《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之後,約瑟夫.列文森(Joseph Levenson, 1920–1969)原擬圍繞「地方主義與世界主義」寫作新的三部曲。因他猝然去世,未能完篇。本書為該三部曲第三卷的部分內容,基於在香港中文大學搜集的20世紀以來西方戲劇的中文譯本等資料展開研究:面臨中國文化認同的現代困境,新興的世界主義者如何以各自的方式回應過去與當下、普遍與特殊等根本性的焦慮;而他們的對手,「他們的同類,他們的兄弟」—地方主義的文化革命者們,在怎樣的層面上與他們產生深切的共鳴。

書前附有列文森的學生與同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系教授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1937–2006)的長篇序言,依據列文森的著述、未刊筆記和草稿,介紹這一研究的前前後後,及其在列氏思想脈絡中的延續和突破。

作者

《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列文森》《詮釋中國史》《革命與世界主義》

約瑟夫.列文森 (Joseph R. Levenson, 1920–1969)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系首任Sather講座教授,以對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奠基性研究享譽於世,被稱為「莫扎特式的史學家」。

列文森從真誠的人文主義關懷出發,致力於在舊的問題中探尋新的意義;同時突破西方漢學和社會科學的畛域,把人類文明的普遍視角與中國經驗的獨特性融匯起來,從而將中國歷史的書寫推進到世界歷史話語的範疇之中。他以一系列著作提出的諸多論題,如天下與國家、傳統與現代性、科學與儒學、經典主義與歷史主義等,在他因意外身故後的半個多世紀裏,持續為中國研究學界提供綜合性的思考框架與對話坐標。

1987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創設「列文森圖書獎」,以紀念他的學術貢獻。


《詮釋中國史》

舒扶瀾(Franz Schurmann, 1926–2010)

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系、社會學系教授,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現代史、國際政治、越南戰爭,著作有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The Logic of World Power: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Currents, and Contradictions of World Politics 等。


編者

《列文森》

莫里斯.邁斯納 (Maurice Meisner, 1931–2012)

曾任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系教授,專研二十世紀中國史。著作有《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Mao’s China: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等。

羅茲.墨菲 (Rhoads Murphey, 1919–2012)

曾任密西根大學歷史系教授、美國亞洲研究協會主席,從事中國現代史、亞洲農業史、印度現代史及地理學等領域的研究。代表作有《上海—現代中國的鑰匙》(Shanghai: Key to Modern China)、The Outsiders: The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 ChinaThe Fading of the Maoist Vision: City and Country in China’s Development 等。


譯者

《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劉文楠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民國史和新文化史領域的研究。


《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

盛韻

文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人員、《上海書評》特約編輯。譯作有《音樂逸事》、《偉大指揮家》、《誰不愛被當成聖人對待》等。中文作品散見於《上海書評》、《讀書》、《外國文藝》等報刊,英文隨筆散見於《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和《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列文森》

曾小順

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醫療史、邊疆民族史。

張 平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東亞學系漢語與東亞學教授,研究方向為猶太與中國跨傳統對話,同時從事拉比猶太教經典的中文譯註。


《詮釋中國史》《革命與世界主義》

董 玥

華盛頓大學施友忠中國研究講座教授、中國研究項目主任。主要研究中國現代史,尤其是社會文化史與城市史,著作有《民國北京城:歷史與懷舊》、The Modern Girl Around the World: Consumption, Modernity, and Globalization(合編)、Everyday Modernity in China(合編)等。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