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中國學習蘇聯

中國學習蘇聯

1949年至今

白思鼎(Thomas P. Bernstein)、李華鈺 編


Chinese , 2019/03 30/30 Ser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Tags: 30/30 Series, History, China Studies

229 x 152 x 30 mm , 612pp ISBN / ISSN : 978-962-996-797-0

  • US$32.00


In Stock
Also available in print / e-version

中共完全以蘇聯為藍本構建整個國家,本書帶我們一探究竟。

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執政之初,便決意一切向蘇聯學習。中蘇關係以及中國學習蘇聯的模式和程度的變化,在中國建設與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中國及西方的學者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接觸到蘇聯時期的檔案資料;在中國,學者們也開始有機會看到一些原始文獻。在此基礎上,本書集結來自中國、美國、歐洲、澳洲學者的研究成果,深入闡明中國對蘇聯模式的採納、適應和排斥這樣的獨特歷史過程,並以不同的視角解讀蘇聯模式對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的影響,全景呈現蘇聯影響力的廣度、多樣性和複雜性,成為迄今為止對中國學習蘇聯運動最全面的研究。

~~~~~~

冷戰格局形成以後,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全面實行了蘇聯的政治和經濟體制,其中只有中國是主動而非被動地移植了蘇聯模式,又是中國在1956年首先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但是直到上世紀70 年代末進行改革開放,中國才真正擺脫了蘇聯模式。本書從思想、文化、教育、經濟、政治等各方面詳盡地討論了這個變化過程,值得一讀。歷史告訴人們: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必須探索自己的道路,而不能照搬別人的模式。

— 沈志華(華東師範大學)

 

「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這句話不僅是中共建國初期無數國人的冀盼,也是他們的實踐。至於今天的中國在多大程度上變成了蘇聯,讀讀這本書應該會讓我們明白很多。

— 楊奎松(華東師範大學)

 

中共和蘇聯的關係太密切,研究中共,首先要關注其與蘇聯的關係。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哪些是「中國特色」,哪些是受蘇聯「老大哥」的影響,一些基本東西過去都不大清楚。本書回答了這個問題。

— 王奇生(北京大學)

 

中蘇關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發展至關重要。本書分析了俄羅斯和中國最新公開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對中蘇關係的本質進行了深刻且富有創見的解讀。任何想要了解中國內政和外交政策演變的人,都不應錯過此書。

— 戈迪溫 Steven M. Goldstein(史密斯學院)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口號耳熟能詳,但我們也可以說,「沒有蘇聯,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在斯大林時代成長,經過四十年的市場化改革,其政治文化中仍有蘇聯的基因。本書由一群出色的國際學者編寫,講述了中蘇關係在受庇護、合作和交惡等重要階段的細節史實。我們因此了解到,無論作為導師還是對手,革命者還是修正主義者,蘇聯對中國的影響都非他國可及。

— 柯偉林 William C. Kirby(哈佛大學)

白思鼎,比較政治學教授,曾長期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1975–2007)。

李華鈺,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政治系教授,主要研究斯大林模式對中共和毛澤東的影響。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