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縣裏的文革

縣裏的文革

江蘇豐縣的動亂十年

董國強、魏昂德(Andrew G. Walder) 著.董國強 譯


Chinese , 2025/04 30/30 Ser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Tags: 30/30 Series, History

229 x 152 mm , 248pp ISBN / ISSN : 978-988-237-359-4

  • US$20.00
  • US$16.00


In Stock

新書優惠:2025年6月30日或之前,凡於本社網站上購買縣裏的文革》,即可享8折優惠。

文革的展開是均質的嗎?偏遠縣城和中心城市各自能揭示怎樣的文革景象?變幻的高層政治在縣級政治中如何得到執行、遞進或者扭曲?基層群眾派性鬥爭真正的動力何在?

本書通過對江蘇豐縣十年文革史的研究,試圖為上述問題提供新的思考。董國強與魏昂德藉由十餘年調查走訪搜集而來的傳單、小冊子、工作筆記、官方文件與檔案等一手文獻,以及對派性鬥爭親歷者所做的大量訪談,原原本本呈現了一幅區別於既有認知的「縣域文革」圖景:當運動以不同於北京、上海、武漢等中心城市的模式發動後,派性鬥爭迅速走向深入,幹部、軍人、工人、學生、造反派等角色次第登場,各以錯綜複雜的利益考量,與中央、軍隊等其他層面的勢力展開角力。

-----------------------------------------------------------------------------------------------------

董國強和魏昂德關於豐縣十年動亂的開創性研究令人印象深刻。這部引人深思、論證嚴謹的新作表明,我們通常認知的那幅以城市為中心的文革畫面,完全是錯誤的。
賀蕭(Gail Hershatter,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歷史系教授)

《縣裏的文革》以豐富的基層資料和訪談為基礎,探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如何在1966年至1976年間塑造了這個偏遠縣城。這是一部獨一無二、引人入勝的作品。

周傑榮(Jeremy Brown,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歷史學教授)

這是首部關於縣城文革史的著作,對於糾正人們對這一時期的許多既有認知至關重要。作者運用大量過去難以獲取的資料,以扎實的內容和嚴謹的結構,澄清了許多常見的誤解,也會深刻影響我們如何理解當時的衝突所產生的種種遺產。

丹尼爾.里斯(Daniel Leese,德國弗萊堡大學現代中國歷史與政治系教授)

這部研究超越了兩位作者的前作,豐富和細膩到令人驚歎。他們巧妙地融合了種類極盡繁雜的文獻資料與訪談,為這段動盪時期偏遠鄉村的情況提供了重要的新視角,挑戰了長期以來關於毛澤東時代晚期派性鬥爭的解釋模式。


藍夢琳(Patricia M. Thornton,牛津大學政治系教授)

董國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當代中國政治史、社會史和醫療衛生史。在中英文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著有《親歷「文革」— 14位南京大學師生口述歷史》(2009)、《南京通史.共和國卷》(2015)等。

魏昂德(Andrew G. Walder),斯坦福大學Denise O’Leary and Kent Thiry 社會學教授,多年致力於研究1978年之前中國社會的政治制度與群眾運動,著有《脫軌的革命:毛澤東時代的中國》(China Under Mao: A Revolution Derailed, 2015)、《失序的造反:文革初期集體行動的內在機制》(Agents of Disorder: Inside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2019)等。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