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經驗饑荒

經驗饑荒

自然環境、社會機制和中國農民的生與死(1958-1961)

陳意新


Chinese , 2024/12 30/30 Ser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Tags: 30/30 Series, History

229 x 152 x 24 mm , 432pp ISBN / ISSN : 978-988-237-349-5

  • US$29.00


In Stock

大躍進饑荒期間,是怎樣的社會機制、資源和文化,造成了同一個村莊裏農民的生死分野?二十餘年來,作者走訪安徽和江西四十多個村莊,收集逾百份農民和基層幹部的口述資料,結合檔案、地方志、族譜等文獻,試圖從一手集體經驗找到農民在饑荒中得以倖存的原因。

透過分析各村莊的自然環境、宗族文化及經濟結構等,本書揭示了塑造農村基層權力關係、決定糧食分配,以及動員農民自保或集體抵抗的關鍵機制。書中講述的農民吃青、搶糧、瞞產等求生經驗,更補充了以往聚焦於死難的大饑荒論述,呈現共和國早期農村基層社會的複雜圖景。

-------------------------------------------------------------------------------------------------------------------------------

為什麼在同一場大饑荒中,有的農民死去,有的農民卻活了下來?陳意新就此命題展開了二十多年的田野調查,發現了農村中傳統宗族共同體的存亡,以及人們自發的「反行為」,對饑荒期間個體農民的生死具有怎樣重要的意義。

楊奎松(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生動再現了安徽各地四十幾個村莊的饑荒狀況和農民反應,並對若干結構性因素進行了深入剖析,其詳實程度令許多現有論著相形見絀。作者斷言長期延續的宗族組織和宗族文化是決定多數村民生死的首要因素,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鄉土情理之中。

 —董國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指出,大躍進饑荒不同於以往的饑荒,它是一個不斷升級的兩階段過程,並在農業集體化背景下,農民必須共同面對「生存」的挑戰。本書以村莊為中心,少有地紀錄了當時農民的一手日常經驗,從不同面向進行了細緻而嚴謹的論述,對理解大饑荒時期的生與死作出重要貢獻。

艾志端(Kathryn Edgerton-Tarpley,聖地亞哥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意新基於多年的口述資料,展示了即使在看似非常相似的地區,存活的可能性不僅受到資源配置、地形和氣候等細微差異所影響,血緣關係和社群的應對方法同樣值得注意。本書的微觀研究方法不僅為大饑荒提供了新的闡釋,也改變了饑荒研究的圖景。

科爾馬克.奧格拉達(Cormac Ó Gráda,都柏林大學學院經濟系榮譽教授)

本書堪稱比較史學的研究典範。透過比較不同相鄰村莊,本書揭示了國家決策與農村的生活條件如何造成農村人口在大饑荒中的大量死亡。各村的宗族凝聚力、地形差異和地方幹部的產量浮誇,皆成為了決定誰生誰死的關鍵因素。

塞爾登(Mark Selden,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歷史系榮休教授)

陳意新,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威爾明頓校區歷史系教授,專研20世紀中國社會經濟史,曾出版《走向現代國家之路》(合著,1987)。近二十餘年集中進行饑荒研究,在《二十一世紀》等中英文學術期刊發表過多篇相關主題的論文,並曾榮獲2009年度美國農業史學會貝農.卡爾斯滕森最佳論文獎(Vernon Carstensen Memorial Award)。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