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擴展本土

擴展本土

東亞紀錄片電影節網絡

張鐵樑 著.陳珈賢、Rina Lee、LEUNG Tsz-kit 梁子傑 等 譯


Chinese , 2024/12 Typesetter Publishing

Tags: 亞洲影展研究

195 x 129 mm , 300pp ISBN / ISSN : 978-988-70723-1-7

  • US$21.00


2-3 Days

「本研究的動力,源於我作為紀錄片製作人的個人經歷。」

張鐵樑,紀錄片製作人、獨立電影研究者及策展人。本書誕生自阿鐵的博士論文,研究錨定於東亞地區的四個紀錄片電影節:     

日本的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首個紀錄片電影節     
北京的中國紀錄片交流周──中國獨立紀錄片最前沿     
台灣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結合博物館學的電影節     
香港的華語紀錄片節──向全球華語地區開放的紀錄片競賽場地

與一般大型電影節不同,商業洽談、放映權買賣並非這些紀錄片電影節的主線任務。它們藉共同協作、建立聚腳蒲點、開設工作坊與研討會、集中活動地點等,邀請更多團體加入電影節社群,搭建促成交流、聯絡、共享的基建。所有努力都朝向同一目標──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致力推動地區紀錄片製作及培育電影製作人。

-----------------------------------------------------------------------------------------------

鐵樑是亞洲影展研究的先驅,他開創性地將日本、中國、香港、台灣四地的紀錄片影展並置,論述影展策展作為一種方法與實踐,如何能「擴展本土」。在他充滿熱情的書寫中,關懷的是文化本土性如何保存與傳播,以及紀錄片中的「動能」能如何串連與延續。他的研究有着開創性的意義,時至今日仍然別具價值,誠摯推薦給影展人、文化人與電影工作者!

林木材,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研究策展處處長

與張鐵樑認識源於香港獨立電影節的「小川紳介回顧展」,後來才知道他不單對紀錄片有興趣,對紀錄片影展也甚有心得,《擴展本土》一書不但對各重要亞洲紀錄片影展有深入的研究,更探討香港作品在其中的位置,在人人都只把電影節看成宣傳策略的今天,阿鐵的見解,彌足珍貴。

 ─崔允信,前影意志藝術總監

讀張鐵樑這書令人百感交集。
驚喜的是,此學術著作深入淺出,資料豐富齊全,又寫得趣味盎然,無論對學者或普通人如我,都非常可讀。
書中研究了四個影展,其中兩個,一在北京,另一在香港,現都已成歷史。當年的情況由鐵樑娓娓道來,讀後真令人不勝唏噓。
同時令人感慨的,當然是鐵樑的離開,幸好他留下一部重要的著作給我們。此書不但保留了香港過去的一部份,也保留了他在我們的心中。

張虹,香港紀錄片導演

本書探討東亞紀錄片電影節,令人期待已久。它不僅是一項基礎研究,分析了主要影展的歷史、使命和特點,還進深地推動電影節研究的多元化,將焦點從劇情長片和歐洲電影轉移到紀錄片中。本書結合檔案研究、訪談和參與式觀察,敏感而合乎倫理,它的研究方式將會是未來相關研究的基準。

 ─裴開瑞(Chris Berry)、倫敦國王學院

本書討論的紀錄片電影節,憑藉它們獨特的形成歷史、創新的發掘工作,及其對真實的堅持追求,啟發了世界各地的影展。它們深深扎根於本土社群,從本地獲得力量,但又將全球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並對他們產生影響。鐵樑是一位開拓性學者,他看到紀錄片電影節的獨特貢獻,並在他開創性的研究中,表達了他的看法。我們一直在向他學習,以往如是,日後也一直如是。

 ─羅達諾娃(Dina Iordanova),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環球電影榮休教授、
《電影節年鑒》(Film Festival Yearbook)出版人

張鐵樑(1983–2020)
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哲學博士、紀錄片製作人及監製、獨立電影研究者及策展人,是推動本地獨立電影與紀錄片發展的關鍵人物。他於2017 年成立「香港真實影像協會」,舉辦包括「香港紀錄片回顧專題:八十至九七」在內的紀錄片節目,致力推廣本地紀錄片文化、引入外地紀錄片文化,為香港觀眾帶來與周邊以至世界的紀錄片創作接觸之機會。此外,張鐵樑多年來教學不輟,於香港各院校執教電影欣賞及紀錄片製作課程。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