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

《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

  |  ▶中日關係十問  | ▶關鍵人物  |  ▶名家推薦    |  ▶多媒體    |  ▶試讀/購書  |  ▶新聞稿    


中日關係史上的關鍵人物



田中角榮(1918–1993)


二戰後主導日本政壇的官僚大多出身精英家庭,1972年7月至1974年12月擔任首相的田中角榮卻出身農村,是沒有受過多少正規教育的粗魯平民。但他被視為日本歷史上最傑出、最會打交道、「最能解決問題」的政治人物。因能記住大量信息並迅速將其消化利用,他被稱為「裝有電腦的推土機」。1972年,出任首相不到三個月,田中已在北京進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工作,這是二戰後日本國旗首次在北京上空飄揚。日本的官僚文化是小心謹慎、有條不紊,田中的作風卻完全不同:他行事大膽、玩世不恭,有直來直往的魅力。他毫不在意用金錢解決問題,因此交到很多朋友,但也因收受美國洛克希德公司五億日元的賄款而被判刑。
石原莞爾(1889–1949)


石原莞爾是一位狂熱的佛教日蓮宗信徒,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分析家和戰略家。他在滿洲擔任關東軍作戰主任參謀時曾指出,通過在滿洲建立強大的工業基地,日本可以在與美國的總體戰中獲勝。1931年,石原違抗軍部上級,和板垣征四郎一起策劃了「九一八事變」。回到日本入職參謀本部後,他於1936年成為鎮壓「二二六事變」的關鍵人物。1937年,他又強烈反對發動侵華戰爭,認為日本應與蔣介石談判,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
石橋湛山(1884–1973)


石橋湛山是一位聰明且有影響力的政治經濟評論家。因預見到侵略的嚴重後果,他發表文章反對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但好戰的軍事領袖和軟弱的政治領導人把他的警告當成耳邊風。二戰結束後,石橋曾擔任大藏大臣、通商產業大臣,並在1956年12月至1957年2月的短短六十五天內擔任首相。當時與他競爭首相之位的岸信介主張與美國聯合;而石橋則主張保持中立以及改善中日關係。1972年,田中角榮在展開具有歷史意義的訪華之旅前,曾拜訪奄奄一息的石橋,向他發誓要實現其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夢想。
伊藤博文(1841–1909)


伊藤博文是日本第一任首相、起草《明治憲法》的樞密院議長、明治天皇的核心顧問、明治維新最重要的設計師。他不僅幫助建立了近代日本的政治制度,還曾四度擔任首相,在日本的對外談判中扮演關鍵角色。在日本,他以能夠根據國家長遠利益作出睿智的戰略判斷以及穩健的外交見解為人稱道;在中國,他代表甲午戰爭結束後,逼迫中國接受嚴苛條款、簽署《馬關條約》的日本列強;在朝鮮,他因迫使朝鮮接受日本殖民統治而被憎恨。1909年10月,伊藤在哈爾濱火車站遭到朝鮮刺客安重根槍殺。
吉田茂(1878–1967)


於1946至1954年間大部分時間擔任首相的吉田茂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將二戰後的日本帶上了新的政治道路。他出身貴族,與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關係良好,努力在同盟國軍事佔領官員面前爭取日本的國家利益。吉田擔心,很多在新民主制度下當選的政治領導人沒有能力實現善治,遂邀請熟悉政府治理的資深官員復出從政,這些官員就是所謂的「吉田派」。他們設法維持日美同盟,希望通過由政府指導的市場經濟促進經濟增長,在戰後不到二十年使絕大部份日本國民成了中產階級。戰後四十年間,日本首相大多是「吉田派」的成員,包括池田勇人、佐藤榮作、福田赳夫、大平正芳和宮澤喜一。
李鴻章(1823–1901)


李鴻章是一位天賦過人、成就卓然的官員。他是一位儒士、軍事將領、政治領袖以及外交關係的操盤手。他身材高大、精神飽滿、充滿自信,二十四歲時考取進士,後入曾國藩幕府三年,於1862年建成淮軍。他對中國的落後和西方的威脅有清醒的認識,遂在保守勢力的反對下展開洋務運動,試圖提高清朝的工業和軍事實力,包括建立江南製造局、大沽船塢、輪船招商局等。當時大部份清廷高官並沒有外交政策方面的清晰思路,李鴻章熟悉外交事務、勇於任事,在1870至1895年間擔任直隸總督和北洋通商大臣並主管北洋艦隊,主導了晚清外交。甲午戰爭後,他受命赴日參加《馬關條約》的談判,回國後遭到同僚和國民的譴責,被貶稱為「國賊」。
汪精衛(1883–1944)


1903至1905年在日本留學時,汪精衛遇到了廣東老鄉孫中山。和孫中山一樣,汪精衛堅信滿人統治者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他加入同盟會,成為孫中山一生中十分親近的個人助理。1925年孫中山過世時,汪精衛是其遺囑執筆人、也是最被看好的接班人之一。但不到一年,掌握軍隊的蔣介石成了孫中山的繼任者。日本侵華後,汪精衛短暫加入蔣介石的重慶政府,但多年來兩人一直是政治對手。1940年,曾是國民黨高層領導人、日語純熟的汪精衛出任南京傀儡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長。他宣稱自己始終愛國,並利用職權幫助國人。其實,在日本的嚴密控制下,他能自主行事的空間非常有限。汪精衛逝世後被國共兩黨譴責為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漢奸。
周恩來(1898–1976)


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曾以「兩三位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人之一」、「耐心無限、極其睿智、心細如髮」描述中國的傳奇總理和外交部長周恩來。他出生於江蘇淮安的中產讀書家庭,後入讀天津南開中學。1917至1919年,正值民族主義勃興之際,周恩來在日本留學十九個月,留意到日本的貧困問題。1920至1924年,他在法國繼續學習,當時歐洲正從一戰中恢復,俄國革命的重要性日益凸顯。1921年,中共建黨後數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恩來擔任總理,直到1976年病逝前一直負責外交事務。他記憶力驚人,極其注意細節,又能設計國家戰略,找到與其他國家合作的辦法,是深受外國政治家和普通百姓敬重的領導人。
孫中山(1866–1925)


被尊稱為「國父」的孫中山出生於廣東香山的客家家庭。他不具備高超的政治手腕,卻是一位高明的宣傳家,在海外四處奔走尋求支持,在推翻清朝一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辛亥革命後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但在就任臨時大總統六個星期後,即不得不讓位予袁世凱,因為袁世凱掌握軍隊,而孫中山沒有。1920年,孫中山利用1919年在上海重組的國民黨在廣州建立了根據地,並在蘇聯協助下建立黃埔軍校,由蔣介石擔任校長,培養軍官。這些軍官將在建立國民革命軍、統一國家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孫中山吸引了許多進步青年領袖來到廣州,也想把共產黨員留在國民黨內。但他過世兩年後的1927年,一度歡迎共產黨的國民黨開始清共,國共走向分裂。孫中山曾多次流亡日本,在日本擁有很多支持者,包括近二十年的助手宮崎滔天。
高碕達之助(1885–1964)


水產罐頭行業的實業家高碕達之助,於1942至1945年間出任滿洲重工業開發株式會社(滿業)總裁。滿業是工業集團,滿洲所有工廠都屬於滿業。在擔任總裁期間,除了提高工業效率,高碕還要應付對貿易一無所知的關東軍。二戰結束後的1945至1948年,他擔任滯留滿洲的日本人會會長,先後與蘇聯、國民黨和中共就滿洲日僑的生計和遣返問題,以及維持各工廠生產的問題進行談判。回到日本後,高碕出任經濟企劃廳長官和通商產業大臣,致力於推動中日貿易和改善中日關係。1962年他代表日本與廖承志談判,訂定《廖高貿易協定》(或稱《LT貿易》),為擴大中日貿易做出了貢獻。
廖承志(1908–1983)


廖承志出生於日本,是唯一與日本人有深入與密切私人關係的中共政治局委員。其父廖仲愷是同盟會的創始人之一,孫中山可能的接班人,於1925年遭到暗殺後。父親被暗殺後,廖承志轉向左派,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地下黨工作。儘管曾在日本、德國、蘇聯和中國被逮捕多達十二次,且在1942至1946年間被國民黨長期關押,廖承志始終保持着熱情、奔放、自信與幽默。1952年之後的三十年間,周恩來派他主持中日友好工作,負責接待日本訪客。日本政商界領袖視廖承志為偶像和友人:他日語講得跟母語一樣好,可以像自己人一樣,拿日本的事情開玩笑,日本人也認為他在中共高層很有影響力。在中日關係正常化之前,廖承志維持了中國與日本的關係,並與高碕達之助合作擴大中日貿易。1978年鄧小平訪日,也邀請廖承志隨行。
蔣介石(1887–1975)


蔣介石出生於浙江奉化的商人家庭,少年時代立志赴日學習日本軍事成功的秘密,於1910年畢業於東京振武學校。他在三十七歲時出任黃埔軍校校長,成功訓練出一批優秀軍官,他們成為1926年北伐的主力。從1928年至1975年過世,他先後在大陸和台灣擔任國民黨的最高軍事和政治領袖。蔣介石缺乏毛澤東那樣的政治技巧與魅力,但在統一中國(1920–1930年代)、抗日戰爭(1937–1945),以及國共內戰(1946–1949)期間遭遇失敗時,他顯現了堅忍卓絕的一面。戰時,他巨細靡遺,經常親自指揮前線指揮官;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1937)和台灣時期(1949–1975),他選擇超然的統治方式,穩定了社會秩序、帶來了經濟發展。他被指為是右翼威權統治者,卻在台灣順利推動了土地改革。
蔣百里(1882–1938)


蔣百里是一位軍事戰略家、教育家和散文家,對日本有着深刻的理解。作為首批赴日留學的中國學生之一,蔣百里在1905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在日本留學期間,他也在梁啟超主辦的雜誌《新民叢報》擔任兼職編輯,寫過很多關於歐洲與日本民族主義的文章。蔣百里後來到德國繼續深造,回國後被袁世凱任命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早在留學日本期間,蔣百里已經預見到日本必將再度侵華,在1919年陪同梁啟超到歐洲旅行期間,他通過分析一戰中德法兩國的戰略,提出中國可以通過「持久戰」在中日戰爭中獲勝。
鄧小平(1904–1997)


1920至1925年,年輕的鄧小平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參加多個馬列主義和俄國革命學習小組,並加入了共產黨。1926年,他成為蘇聯開辦的莫斯科中山大學的首批成員。回到中國後,鄧小平指導了廣西省共產黨起義,參加周恩來領導的上海共產黨地下組織,在毛澤東領導下在江西工作,並在經歷長征後參加了延安的政治工作。在中日戰爭期間,他擔任中共軍隊高階政委,解放後被任命為西南局第一書記。1952年他來到北京,先後擔任政務院副總理、財政部長、中共中央秘書長、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等要職。1978年,曾經歷文革打擊、下放江西的鄧小平成為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改變了這個國家,在四十年內將貧窮落後的中國發展成世界最大經濟體。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爭取到日本金融和科技界領袖的支持,這對中國的工業化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