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

《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

  | ▶中日關係十問  |  ▶關鍵人物  |  ▶名家推薦    |  ▶多媒體    |  ▶試讀/購書  |  ▶新聞稿    


中日關係十問

問題索引

 

1. 中日1500年交流史為什麼要由一位美國人來寫?

作者指出,外國人可以相對客觀公允地研究中日之間的歷史,有可能促進中日雙方的互相理解。「我把自己看成中日兩國共同的朋友。半個多世紀以來,我一向以對兩國都抱有同情態度的旁觀者的身份研究兩國歷史。在本書中,我試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中日關係史提供一個客觀的解讀,以改善兩國關係。我要做的就是實事求是,絕不歪曲歷史、在中日之間拉偏架,也不偏向我自己的國家──美國。」

回問題索引

2. 從長達1500年的視野回望中日關係,所看到的重要圖景是什麼?

無論中日間的戰爭曾經多麼殘酷,並不足以定義兩國關係的全部歷史,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才是1500年中日關係的主流:例如600至838年,日本從中國學到了文字、佛教、儒學、文學、音樂和建築,成為日本文化的基本要素。而甲午戰爭後,中國開始學習日本,也因此改變了中國:包括1895至1937年中國學習日本西化的經驗,以及1978年後中國從日本獲得的技術支持和經濟援助。

回問題索引

3. 中日對彼此的印象在明代發生了什麼樣的轉變?

早先中國人對日本的印象主要來自隋唐時期來華學習的日本高僧。而到明代,中國人眼中的日本人形象變成了在沿海搶劫的「嗜血海盜」。明朝不允許中日之間進行私人貿易,任何與中國進行私下貿易的日本人都被視為倭寇。其實,在中國沿海走私和搶劫的,有日本人、朝鮮人,也有中國人。在整個十六世紀,海盜非常普遍。清朝恢復對日貿易後,海盜才終於銷聲匿跡,但所謂狡詐嗜血的日本海盜的故事仍然在中國文學作品中流行。

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國人形象,主要是學識淵博的中國官員與佛教高僧。日本人對中國的印象包括遼闊的幅員、豐富的資源、令人讚嘆的工藝品,以及繁榮的商業。但豐臣秀吉的軍隊在朝鮮數次擊敗明軍,證實明軍並非不可戰勝,這降低了日本對中國的敬畏之心。

回問題索引

4. 甲午戰爭後,中國積極投系入了一列學習日本的運動,這場運動的深度和影響如何?

中國需要改弦更張,以日為師推進現代化,這是甲午戰後清朝統治層的共識。在這場中國學習日本的運動中,不僅師徒角色易位,兩國接觸的頻率、牽涉的人數也與隋唐時期不可同日而語。但義和團事件後的中國缺乏統一的中央朝廷,滿官與漢官、保守派與改革派因理念不同發生內鬥,加上《辛丑條約》規定的巨額賠款使晚晴財政雪上加霜。因此,甲午戰爭後開始的中國向日本學習的運動效果並不理想。

回問題索引

5. 日本全面侵華,是否出於處心積慮的長期謀劃?

1912年,隨着清朝覆滅和明治天皇去世,兩國建立了新體制。但無論是中國的共和國,還是日本的大正天皇政權,都無法重建有效而穩定的統治。到1930年代,日本政府的權力更加分散,首相如走馬燈般更換,暗殺如家常便飯,掌權者無法穩定地領導國家。日本正慢慢滑向戰爭,但他們沒有具体的作戰計劃,更沒有戰後的和平計劃。因此,日本於1937年侵華,並非出自處心積慮的長期謀劃,而是因為軍隊與政治領導層的失敗。日本領導人嚴重錯判了形勢,其中最大的錯判,是沒有認識到中國抗日的決心和堅持。

回問題索引

6. 如果說中日戰爭對兩國來說都是歷史悲劇,悲劇的根源是什麼?

日本的悲劇在於,他們在沒有清晰的戰略或使命、並缺乏能夠創造或執行戰略的中央權威的情況下,卻有能力動員軍隊。中國的悲劇在於,他們對日本相當瞭解,對戰略全局的分析令人擊節,卻缺乏統一的中央權力、工業基地、武器和訓練有素的軍隊來阻止日軍的進攻。結果,戰爭不僅給中日兩國都帶來了災難,也為希望共創和平的未來幾代人製造了巨大的障礙。

回問題索引

7. 中日關係最本質的問題是什麼?

很多中國人相信日本人本質上具有侵略性,他們幾乎沒有意識到中日關係中積極的一面,沒有意識到1895年後中國學習日本的各種項目以及1978年後日本對華援助的慷慨程度,也並未意識到日本已作出的道歉程度之深,以及日本已經徹底放棄了軍國主義道路。

而在日本,儘管人們強烈地希望尋求和平,對祖先的尊重以及拒絕向中國人低頭的決心,使他們無法滿足道歉的要求。他們認為,即使先輩做了壞事,那也不是因為本性邪惡,而是因為他們當時面對一個別無選擇的困境。此外,日本人對中國的自大與傲慢有着深刻的認知:對日本人來說,每次中國要求他們低聲下氣地道歉,就代表着中國試圖宣稱其優越性的最新版本。

回問題索引

8. 改革開放後,日本通過對華經濟援助的方式進行「無聲的道歉」,對此中日雙方的理解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

從1979到2001年,日本共向中國提供了總值159億美元的援助,占日本所有對外援助預算中的56%。除了援助款和貸款,日本對中國的支持還包括技術援助。比如「國際協力事業團」迄今共派出4,158名技術人員赴華。同時,中國派出約9,712名技術人員赴日受訓。日本民眾的主流觀點是,處理戰時對中國造成的痛苦,最好的方式不是不斷道歉,而是為中國的現代化提供援助。在他們看來,日本已經對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而這些貢獻卻沒有得到恰當的肯定。而在中國,由於官方宣傳缺失,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改革開放後日本提供的這些援助。

回問題索引

9. 為什麼從1992年起中日關係持續緊張?

1992年後中日關係的惡化有多個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兩國政府中「搭橋者」,即當年致力於邦交正常化的資深政治家如鄧小平、廖承志、田中角榮、大平正芳等人的退場。另外,1994至2012年日本更換了十三位首相,以致兩國領導人很難發展並維持長期的互信關係。

更重要的,是1992年後中國不斷增加的自信和日本相應的擔心。2008年是中國自信不斷增長的一個里程碑:震撼日本與西方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幾乎毫無影響。2010年,中國大陸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儘管仍然面臨很多尚未解決的困難,但屈辱的一百年已經結束,中國不會再為西方的成就感到氣餒了。

回問題索引

10. 為什麼說中日關係的現狀是「政冷經熱」?

現在中日民間的聯繫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多得多。中國目前有超過三萬家日本公司,2018年有800萬中國人前往日本旅遊,來華的日本人也超過268萬。儘管如此,中日領導人之間互信程度低、交流頻率低、交流方式嚴肅而官樣,沒有任何一方的高層領導人與對方國家的國民有私誼或深交。

因此,中日間廣泛的民眾交往和經貿關係建築在一個脆弱的基礎上,受制於兩國民眾間普遍的敵意以及政治領導人間因缺乏互信而導致的兩國關係的波動。中日必須處理好由歷史問題造成的情緒反覆,否則兩國關係很難建立在一個更堅實、穩定的基礎上。

回問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