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從公民教育到國民教育的爭議 (out of stock)

從公民教育到國民教育的爭議 (out of stock)

莊璟珉


Chinese , 2013/12 HKIAPS,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CUHK

Tags: Hong Kong Studies

215 x 140 mm , 32pp ISBN / ISSN : 978-962-441-227-7

  • US$2.50


Out Of Stock

本文討論由港英年代的「公民教育」演變到特區政府提出「國民教育」當中所產生的爭議,以及相關理念的演變。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香港推行「公民教育」,教育學生公民權利和義務。1996年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目的是促進學校承擔公民教育的使命。至特區政府年代,教育署於1998年推出《中學課程綱要:公民教育科(中一至中三)》,建議學校於初中採用此課程。隨着增加認識中國的需要,「國情教育」開始出現,但於2001年的教育改革改稱為「德育及公民教育」,被指把公民教育非政治化和泛道德化。隨着特區的政治發展,「國民教育」被漸次加強,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於2007年訪港時提出「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2009–10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組織學生參加配合國民教育課程的內地交流活動」、2012年教育局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提出國民教育着重情感和感覺,但旋即引起社會的爭議,認為屬政治洗腦,要求撤回此科,其後成功迫使政府撤回。公民教育,如何走下去?本文整理一些思考要點。

莊璟珉博士是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講師。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