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再造的祖先(缺貨)

再造的祖先(缺貨)

西南邊彊的族群動員與拉祜族的歷史建構 (簡體字版)

馬健雄


Chinese , 2013/01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Tags: Anthropology

229 x 152 mm , 256pp ISBN / ISSN : 978-962-996-501-3

  • US$20.00


Out Of Stock
Also available in print / e-version

1950年代,在建構合法性和穩定邊疆的內外需求下,國家開展了民族識別工作。中緬邊界上的「倮黑族」被改稱為「拉祜族」。然而,被改變的不只是名字,其族群的身份和歷史也被重新改寫:世代生活在西南邊疆並一直與漢人抗爭的「倮匪」,被替換成一個虛構的,從青海而來且與漢人友好共處的「拉祜族」。

拉祜身份替換的例子獨特且意味深長,其背後是知識在國家權力的籠罩下層層扭曲的過程:為配合國家的民族識別工作,歷史學者建立了一套中國民族史論述,確定了漢族的先進性及民族大團結的基調;拉祜族的知識精英依據這套論述,主動為族群塑造了一個符合國家需求的身份;而這種被再造的身份,在知識的多向流動中進入了拉祜村民的日常生活,逐漸替代了族群真正的身份和歷史。

作者經過十五年連續的田野調查,結合全面的史料梳理,剝離出在邊疆政治格局變化與國家主體性建立的背景下,「拉祜族」被邊緣化和重構的過程。同時,通過挖掘「倮黑」在與漢人和官軍的對抗中興起、遷徙的歷史,作者試圖為這個族群找回原本的信仰和身份 。

「希望這本書的讀者們在瞭解了那些塵封在官修史書背後的人們、他們的歷史和命運之後,或許能夠呼出一聲歎息。直到今天,南柵佛房的廢墟仍然靜靜地躺在森林中,沒有人將它與仍舊生活在這裡的人民聯繫在一起。」  ——馬健雄

馬健雄,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助理教授。長期在滇緬邊疆從事人類學田野調查。研究興趣與範圍主要集中在族群理論、親屬制度、宗教運動、西南邊疆史、中國西南與東南亞高地的少數民族社會與文化等方面。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