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民現

民現

在後佔領時代思考城市民主

彭麗君 著・李祖喬 譯


Chinese , 2020/05 Typesetter Publishing

Tags: 文化研究, 香港研究, 政治

210 x 145 mm , 318pp ISBN / ISSN : 978-988-74161-3-5

  • US$21.00


In Stock

雨傘運動日漸遠離,曾經在佔領現場湧現政治希望、熱情和等待,似乎已成過去,逐漸被我們遺忘。相反,事後的失敗情緒、當下反送中運動反覆出現的瓶頸,困囿了我們對未來的想像。

或許,這正是閱讀《民現》的最好時機。在佔領結束、雨傘運動看似失敗的「其後」,《民現》讓我們另覓思考城市和民主的路徑。

民現,即「民眾現身」。向來隱沒於城市、營營役役的民眾,在七十九日的雨傘佔領中現身──他們平靜,卻為城市帶來極大不便;他們以行動帶出政治訴求,同時產生了大量文化產品、藝術品和紀錄片。《民現》從佔領區內示威者的親身經驗出發,藉由這宗民眾現身事件,探索佔領如何是一種共居實踐。

彭麗君通過細讀漢娜.阿倫特的政治理論,再並置香港的政治困局與實踐,嘗試繞過以國家為本的主權,把我們領向以城市為本的民主。當我們討論香港的前程,往往以香港的核心價值──自由與法治為基點,《民現》嘗試以「城市權」,開闢另類的政治想像:我們能否超越現時的民族國家體制,發展出一套以城市為本的民主?能否既繞過國家,又與國家共存,與之分享、匯集和劃分主權?

「傘運所帶來的象徵性力量,可以揭示歷史,也可以打破歷史。」

《民現》並非雨傘運動的歷史總結,而是嘗試開啟這座城市和城中民眾的政治潛能。通過了解歷史,擁抱當下,再直面民主和伴隨而來的危機,我們或許能活出一個未知但屬於自己的將來。

-------------

目錄


中文版作者序

譯序


導論


第一章:主體互聯及佔領運動

第二章:雨傘運動及其參與者

第三章:社交媒體及社會性

第四章:佔領、藝術與地方

第五章:紀錄片與歷史書寫

第六章:城市權

第七章:自由及其規限

第八章:法治


結語


人名對照表

參考書目

彭麗君現職香港中文大學,為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於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香港任教。研究範圍包括香港電影、視覺文化、知識產權論述、以及毛時代的中國和世界毛主義。中文出版包括 《複製的藝術: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與實踐》 (2017)、《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2010; 2018),以及《哈哈鏡:中國視覺現代性》(2019)。她曾於2008 年取得中文大學卓越研究獎,以及2012年蔣經國學術出版獎。

譯者簡介

李祖喬,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