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Series
漢語神學現象能引起關注,主因乃其崛起於以社會主義為主導思想的中國大陸。雖然整個「神學」運動起初是因改革開放而針對着「現代性」這課題而生,但其背景乃至及後二十多年來的經歷,皆與廣義之「政治」問題(價值虛..
該書輯錄古籍傳注,旁參群書,輔以相關出土文獻,比對古書異文及其注解,探求漢代以來古籍傳注諸家,包括毛公、鄭玄、高誘、王逸、偽孔安國、韋昭、王肅、王弼、裴駰、張湛、盧辯、郭象、成玄英、楊倞、司馬貞、張守..
由何志華教授、朱國藩博士、鄭麗娟博士合編之《漢達古籍研究叢書》第三十四種《禮書詞彙資料彙編》已於2015年5月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利用漢達文庫電腦檢索系統將詞彙輯錄,並統計不同數據,然後編纂《儀..
歷來學者皆以荀況既稱戰國儒家思想代表,因與道家莊周思想迥異,荀子甚或刻意貶抑莊子論說,儒道兩家壁壘分明。本書作者通過比對《莊》、《荀》兩書措辭用字,發現兩書關係密切,荀子每多採信《莊子》論說,此與前人..
本書採用了岡薩雷斯對神學的三大類型劃分,並以倪柝聲、趙紫宸及丁光訓作為案例,來分析不同類型的漢語神學。這三個案例皆或明或暗地包含着某種類似基督正教的成神論。對於漢語神學傳統來說,成神論並非完全陌生,因..
該書收錄論文八篇,皆涉經義考證,作者通過史部文獻、先秦諸子與群經之對讀,嘗試就經籍字詞義訓,提出新證。..
In Res Publica, Günter Zöller offers a concise and percep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that Plato’s..
從收留貧困女子的晏氏居留院,到牧養香港島東部銅鑼灣地帶的一個牧區,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在這100年中走過了怎樣的路程?本書將向您娓娓細述該堂的起源與發展,窺看她與香港華人聖公會及香港社會風雨相連的種種..
“Without the futurist elements of Doblin’s work from Wang Lun to Berlin Alexanderplatz, my prose is ..
The world is filled with ten thousand things in confusion:
Never overtax your literary thought.
..
Selected as One of the Sixty-five Masterpieces for the UNESCO Collection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
《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志清教授名著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中文譯本。在中國現代小說的研究上,本書可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夏教授以其融貫中西的學識,..
《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志清教授名著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中文譯本。在中國現代小說的研究上,本書可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夏教授以其融貫中西的學識,..
孔伋,字子思,為孔子嫡孫,有「述聖」之稱。《五行》篇是子思關於德行的學說,文本最早見於湖北郭店出土的戰國中期竹簡。之後隨着湖南馬王堆帛書的發現,使「思孟五行」的研究更加接近歷史的本來面目。
本書..
為甚麼要談「民族」? 費孝通將20 世紀概括為「世界範圍的戰國時代」,以強調過去一百年中民族國家的興起、民族與國家對等性觀念的強化,乃至國際衝突加劇的歷史趨勢。而早在1942 年,他的老師吳文藻就曾大..
《史記.五帝本紀》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的開篇,也是我國傳統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第一篇,在整個正史體系中佔有特殊地位。司馬遷在這一部份記述了從黃帝至堯舜時期的遠古歷史,內容涉及中華文明的起..
本書從「天主教徒群體」的新視角,結合宏觀的分析與細緻的個案研究,力圖對明末清初天主教進行整體把握與重新梳理,探究了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體之形成及其與中國社會之間的互動,從明末到清初天主教徒群體交往與認同..
This book presents postcolonial imagination in terms of archeological hermeneutics and comparative t..
The present volume originates from “The Fourth Asian Translation Traditions Conference” held in Hong..
為激發孩子們潛在的詩意,北島精心挑選101首中外名詩。除中文外,涉及阿拉伯語、希伯來語、丹麥語等近二十個外文語種,使中文世界的孩子得以跨越語言的邊界,獲得多元的精神養料、開拓世界文化的廣闊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