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Changes in the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Hong Kong (1993−2015)

Changes in the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Hong Kong (1993−2015)

Stephen W. K. Chiu and Tak-on Sze


Chinese , 2017/09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CUHK

Tags: Hong Kong Studies

215 x 140 mm , 43pp ISBN / ISSN : 978-962-441-236-9

  • US$3.00


Out Of Stock

回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1993、2004和2015年關於香港中醫求診情況的三個研究,我們可以初步瞭解中醫在經歷了約20年專業化發展後的現狀:2004和201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中醫的信任有著持續增加,中醫求診率在1993和2004年間有著明顯增長。這兩個趨勢顯示了早期的回歸後,中醫註冊及中醫藥的監管的成效。但在2015年的中醫求診率和2004年相近,求診率保持穩定,顯示了人們在求診時的實際選擇和對特定醫療的信心並不對應。造成這種不一致的因素包括醫療市場的結構以及人們的社會經濟水平。公營醫療系統並沒有提供中醫診療,人們只能跟私營的中醫師求診。專業化也使得中醫私人市場服務的診療收費持續增加,社經地位較低者尤其是年長群組,不一定能負擔日漸昂貴的中醫私人市場服務。這些情況都可能減少人們向中醫求診的機會。

另外,和過去相關研究有所不同,年長群組不再是中醫的主要求診者,也揭示了中醫經歷一系列的專業化過程後,私營市場不再能為他們提供廉價的服務;雖然他們對中醫有一定程度的信任,但受限於其社經狀況,他們可能更願意選擇西醫。我們建議政府考慮把中醫逐步全面納入公營醫療系統,也提高對長者的醫療資助,以及在自願醫保計劃的受保範圍涵蓋中醫門診及住院服務,以增加市民選擇中醫服務的機會。

趙永佳為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學講座教授。

施德安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