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編輯鍾叔河

編輯鍾叔河

紙上的紀錄片

彭小蓮、汪劍


Chinese , 2019/08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Tags: Biography

210 x 145 x 18 mm , 320pp ISBN / ISSN : 978-988-237-126-2

  • US$21.00


In Stock
Also available in print / e-version

As part of the Open Books Hong Kong pilot program, initiated by three libraries and three university presse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is book is available in an open access edition. It can be read online, downloaded, and shared for fre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C-BY-NC-ND 4.0.

-----------------------------------------------------------------------------------------------------------------------------

本書於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2021」榮獲文學及小説類 「最佳出版獎」。

編輯家鍾叔河的故事,是中國現代出版史上一個堂吉訶德的故事。

他拖過板車、坐過牢,五十歲才開始編輯生涯;憑着自己的學問、膽識與堅持,出版多部重要作品,啟蒙了一代讀書人。

鍾叔河,編輯家、學者、散文家。1931年11月,生於湖南澧縣,成長於平江和長沙。在反右派鬥爭時被開除公職送勞動教養,其後在街道上「自謀生活」12年。1970年被捕,以「惡毒攻擊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罪名判刑10年。1979年被徹底平反後,開始其書籍編輯生涯,策劃編輯出版了「走向世界叢書」、《曾國藩全集》、《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周作人散文全集》等多部深遠地影響中國出版界的作品。

2017年的東亞出版人會議上,獲授「特殊貢獻獎」。

-----------

鍾書河先生是一位有獨立思想的學者型出版家,他引用繆塞的話說「我的杯很小,但我以我的杯喝水」。他始終關注着中國如何在繼承傳統和學習世界的過程中走向全球文明。他1980年代編輯的「走向世界叢書」被時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的李一氓譽為「整理古文獻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學性和創造性的一套叢書」。在這套書出版37年後的2017年東亞出版人會議上,獲授「特殊貢獻獎」的鍾叔河先生中肯地告訴我們:「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會停止,我們還在路上。」

——董秀玉,出版人

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內地出版開放,出現了一批出版界的知名人士,鍾叔河先生自是其中之一。他本着濃厚的人文精神,出版人的使命,以開闊的眼界,時代的需要,過人的魄力,細緻出版工作,策畫了幾套膾炙人口、引領知識和思想潮流叢書,當時對開啟知識界的閱讀視野,起過很大作用。

——陳萬雄,資深出版人、香港饒宗頤文化館名譽館長

「走向世界叢書」是當代中國出版史上,最有思想性與系統性的一套叢書,1980 年代以來對中國知識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鍾叔河先生不僅是編輯人、出版人,更是一位知識人。他以知識人的視野與關懷進行他的編輯與出版工作,是當代編輯人、出版人的典範。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

1988年在三里河拜見錢鍾書先生時,大陸叢書熱已開到荼靡,問錢先生怎麼看,他說鍾叔河「走向世界叢書」最有意思。那時候,我剛剛走出校園,自己讀書的園地裏都是周作人,書架上的知堂老人都是鍾叔河先生編輯的。三聯的范用先生,岳麓的鍾先生,是我出版生涯中的南鍾北范。

——林道群,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學術部總編輯

這本書是有靈魂的。既有受訪者的靈魂也有採寫者的靈魂。這本書包含了他們的靈魂。這本書能讓我們看到一個劫後歸來的人,是如何地生活在風雲變幻的紅塵之中,又怎樣地置身於遙望星空的紅塵之外。

——周實,原《書屋》雜誌主編

陳萬雄、董秀玉、傅月庵、郝明義、詹宏志、林道群、林載爵、周實 

——華文世界資深出版人致敬鍾叔河


彭小蓮(1953–2019),電影導演,作家。自編自導了九部故事片,在國內外獲得多項獎項,代表作有《女人的故事》、《上海紀事》、《假裝沒感覺》、《美麗上海》(獲2004年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最佳男配角)、《上海倫巴》、《我堅強的小船》、《請你記住我》。小說、非虛構紀實作品中代表作有《回家路上》、《他們的歲月》、《理想主義的困惑》、《記憶的顏色》等。

汪劍生於1972年5月,自由撰稿人、編劇。曾任《看電影》、《新電影》雜誌記者。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之電視紀錄片《上海的金枝玉葉》、《70年代的青春記憶》編劇。與彭小蓮導演合作編劇、編導了反映賈植芳先生生平的電視紀錄片《把人字寫端正》。2017年與彭小蓮導演合作編劇電影《請你記住我》。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Pleas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the pdf.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