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tem(s) - US$0.00
  • 回歸後的香港青少年公民意識

回歸後的香港青少年公民意識

王家英, 沈國祥


Chinese , 1998/01 HKIAPS,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CUHK

Tags: Hong Kong Studies

215 x 140 mm , 62pp ISBN / ISSN : 978-962-441-078-5

  • US$4.50


Out Of Stock

本報告陳述了第三年度香港青少年公民意識調查結果。此調查受沙田區議會委託,調查工作於一九九七年十月進行。基於方法上的取長補短,是次調查一方面按照往年的方法,透過電話隨機訪問了全港 1,035 位年介 15 至 24 歲的青少年,另一方面以深訪面談形式,附訪了沙田區同年齡層 17 人。結果發現:(一)香港青少年的公民意識穩定與變化兼而有之,在公民權利與責任的認知方面,他/她們特別肯定個人自由人權等權利,並強調個人守法及盡本份的責任。至於公民態度,香港青少年的公民態度大都傾向消極負面及犬儒主義。與此同時,香港青少年對投票是向政府表達意見的最有效方法仍與以往一樣,抱有較積極的態度,對民主步伐的肯定亦極為鮮明。至於公民參與,一九九七年的結果與之前兩年的調查相若,青少年對新聞時事表現出頗高的關注,但在社會參與及政治參與上則顯得有點裹足不前。(二)香港青少年在一九九七年對回歸後香港狀況的評估較一九九五年和一九九六年時來得樂觀,而且似乎已經從回歸前那種悲觀多於樂觀的情緒逐漸扭轉過來。(三)香港青少年的本土認同仍十分強烈,同時認為維護自由人權較維護國家民族利益來得重要,這兩種情況在回歸後似乎有上升的趨勢。(四)一九九七年的調查特別加闢了青少年對公民教育態度的探討。結果發現,青少年認為加強對自由人權的認識、加強香港的認同及增強思想上的批判能力等項目,遠較加強對中國的認同、加強民族教育等來得重要,而對於具體的國家符號認同教育如在學校推廣掛國旗和唱國歌等更存有最多的保留。(五)深訪面談調查部份基本上確認了上述的幾點結論,但也有不少的補充,包括:(1)香港青少年關注新聞時事似乎並非都是主動的,而更可能是因家庭收看而收看。(2)香港青少年在政治參與上呈現的相對「冷感」,極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政治參與本身無法改變「現實」而出現的「果」,而非真正的「因」。(3)香港青少年出現較強烈的投票意欲並不必然反映他們的高政治參與欲望,而可能是他們沒有將投票與政治參與聯繫起來。(4)香港青少年對香港的認同似乎是較傾向工具性的,對中國的負面態度也同樣可能是以工具性為主要內涵。(5)香港青少年雖然特別強調以自由人權為內涵的公民教育,但他/她們並不全然反對加強國家民族教育;他/她們反對的似乎主要是沒有反省的、不加批判的、單向的灌輸的愛國主義特別是愛共產黨教育。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Captcha